鄂府辦發〔2022〕132號
各旗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各大企事業單位:
為加快推動全市優質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調優種養結構、調大經營規模、調強加工能力、調長產業鏈條,逐步形成“良種繁育+標準化育肥+精深加工+品牌銷售”一體化肉牛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全力將我市打造為優質肉牛良種繁育基地、養殖基地和高端牛肉精深加工基地,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設立肉牛產業發展基金。設立肉牛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和放大效能,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原則上每年投入1億元,根據項目進展和基金落地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重點對規?;?、集約化、專業化的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屠宰、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和銷售、產業鏈延伸配套服務等進行股權投資,全力推動肉牛產業發展。
二、支持大型繁育場建設。對新建或擴建且能繁母牛5000頭和10000頭以上的大型繁育場(包括自繁自育場),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企業主體在養殖場基建、設施設備等方面總投入不超過30%的獎勵,獎勵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和2000萬元。
三、支持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通過“先見后補”的方式,即“見牛、見手續、見系譜檔案、見購買人”等“四見”后給予補貼,對每頭進口良種母牛補貼4000元;通過“見犢補母”的方式,對從國內種牛生產經營單位購進的基礎母牛見犢的,經農牧部門鑒定合格備案后,每頭補貼2000元。
四、支持良繁體系建設。對養殖場戶使用優質凍精給予補貼,加快母牛繁育速度,促進肉牛擴群增量,每頭能繁母牛每年提供2支優質肉牛凍精,每支補貼30元;支持和培育肉牛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通過“先增后補”的方式,即“見犢牛、見養殖場戶、見檔案”,對當年配種在100次以上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每新增一頭犢牛給予獎勵260元。
五、支持標準化育肥場建設。引導農牧民發展適度規模肉牛養殖,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新建或改擴建標準化育肥場(基礎母牛存欄100頭以上或育肥牛存欄200頭以上)一次性獎勵20萬元,每增加基礎母牛50頭或育肥牛100頭再獎勵10萬元。獎勵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設備購置等。
六、支持戶繁企育聯農帶農發展。大力推廣“戶繁企育”合作養殖模式,養殖企業負責種牛繁育和犢?;厥沼?,養殖戶負責飼養基礎母牛和交售犢牛。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開展“戶繁企育”的養殖戶,向企業交售達到標準的犢牛,一次性給予獎勵500元/頭。
七、支持合資建場。大力推廣“村集體建場+養殖主體經營”發展模式,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利用專項債新建養殖場或利用土地資源等與龍頭企業共同合資建場,并通過租賃、分紅等方式不斷壯大集體收入。市本級在專項債、金融支持安排上給予重點支持。
八、支持飼草料基地流轉。大力推廣“合作社+農牧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鼓勵農牧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土地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與肉牛養殖企業合作,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農牧民收入。對向肉牛養殖場流轉土地合同期3年以上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每畝每年獎勵100元。
九、支持精深加工建設。對現有加工廠提標改造進行補貼,提標后年加工能力1萬頭以上且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企業,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按照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新建加工廠補貼,新建年加工能力3萬頭以上且年銷售收入4億元以上的企業,年加工能力5萬頭以上且年銷售收入6億元以上的企業,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按照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和3000萬元。
十、支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每年投入一定科研經費,支持開展優質肉牛相關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支持肉牛品種選育、肉牛育肥、高效養殖技術及牛肉精深加工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本政策適用于在鄂爾多斯市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的獨立法人企業和機構,政策措施執行時間為2022—2025年,市財政每年投入2億元,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實施,與國家、自治區相關政策措施內容重疊時,可選擇最優惠的政策執行,但不得疊加享受。在項目實施中,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需求,項目資金要向重點項目集中集聚,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肉牛產業發展,集中力量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21日